吴利珠,来自广东省揭阳市览表村。她从14岁开始外出打工,前后做过十几份工作:保姆、销售、工厂员工……可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找到了自己想追求的方向,随后,为了梦想,为了能更多的陪伴陪她长大的奶奶,她回到了家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妇女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打工——寻找方向 

 

吴利珠

大家下午好,我叫珠珠,我是潮汕人,揭阳那边的。不知道有没有潮汕的同事、朋友。
我大概是14岁出去工作的,可能现在在这边讲,大家还会觉得挺惊讶的,小学没毕业就去工作了,但其实在潮汕在我那个年代还蛮正常的。
我先说一下我的现状,我现在是一个四个月的孩子的妈妈。然后我大概介绍一下我的打工(经历)。我从14岁去打工,其实做了很多工作:保姆啊、工厂啊、销售啊。我没做过的,我就想去做,可我一直没找到我想要的工作,就是我想要的那种生活,所以我不断地去换。
然后到了2009年的时候,也是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就去了北京工友之家。到了工友之家之后,我就发现说:“天啊,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跟工作”。然后我在那里一工作就工作了四年半,工作加学习。其实我在其他的地方工作,几天的也有,几个月的也有,就一直都磨磨蹭蹭的。但是在那边我为什么可以做这么久呢?因为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而且那边的人以及生活方式我都很喜欢,所以就一直在那边。如果我没有在工友之家待过的话,我肯定不是现在的我。

 

和家人在北京

那个时候我把我妹妹还有我全家人都带到了北京,就我妈没去。因为他们不相信我,他们认为我被传销了。我要让他们相信,所以我就把他们都带过去。她们去了之后才知道:“噢,原来是这样,那你就做”。反正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潮汕有一个很好玩的风俗,我不知道你们那里会不会,就是女生一定要挣钱给家人。所以(当时)会被骂的要命。 

 决定回乡 

我在北京的时候,每年寒暑假都会回老家。然后每次回老家我就发现我的邻居,就还跟我以前一样,那个年纪就又去打工了。当时我就觉得:“天啊,我的那个年代去打工是时代的趋势就是这样子的,你没有办法,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就是那个时候就很想要做点什么事情。
后来又有很多偶然的机会:我有一个北京的朋友,他混得还挺好的,但是有一天他的妈妈突然去世了。我们在聊天,聊着聊着他说:“如果可以用他的成就去换他的妈妈,他想要他的妈妈,不要成就”。当时我觉得触动特别大,我从小跟我奶奶长大的,我就想:“我也不要,我希望是我奶奶在世的时候我去陪伴她,而不是等奶奶走了我再去后悔”。
所以那个时候就好像有个东西牵动你一样,我就决定要回老家了。当我决定回老家的时候也很迷茫:我回老家做什么?但那个时候不管了,就先回老家再说。然后我跟工友之家的人说我要回老家,他们就说:“那你回去干嘛”?我说我想去开个图书馆也好啊,那时候就有个同事说我好高骛远,然后我就有赌气的成分:“你看不起我,我非要做给你看”。 

览表

后来就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之后,我最开始其实是去学校里面当志愿者。去当志愿者的时候,我们校长很给力:我小学三年级去给初中生上课,他不怕我带坏他们。我最开始去的话就是说:我很想来跟学生分享打工的一些经历,你让我去教语数外,我肯定不会,而且我也没有能力,但是打工的经历我有,我有很多,而且我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减少辍学。
我跟校长聊了一些想法之后,他觉得:嗯,非常好,那你去吧。然后我就真的去了,去到学校之后跟这些学生聊,真的没过多久,可能大概一个多月两个月,就跟这些初中生熟的不得了。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困扰:他们失恋来找我,打工来找我,各种家庭矛盾也来找我,就是他们老是来找你聊天,我没有自己的空间。而且我们家很窄,有一段时间我就老跑到我婶婶家去,我很害怕,(因为)他们老是来跟我倒苦水,我没有地方可以倒。后来就有一次我就跟他们讲,说我们真的非常需要有一个地方,在我家肯定不是办法,那个时候就跟学生在想要怎么办?

 

览表图书室 

后来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来了广州,然后就去了绿芽,还跟她们聊,说大概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问题,聊完之后她们很给力,给我捐了很多书。
回去了之后我就去找房子,找房子的时候我跟他们(学生)讲:“我没有钱,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有个这样的空间”。然后学生们就去找房子,做这样的事情。找完之后,我跟我的一些朋友讲,那些朋友说:“其实这也是我的梦想,但我做不到,可是我可以支持你”。然后就有人帮我出房租,有人帮我出水电费,各种各样的。就是这些朋友和学生一起,把图书馆开了起来。这个就是图书室的由来。 

览表图书室

这个图书室开起来之后,我们就有很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来。最开始的时候我会被质疑:“啊你搞什么搞,搞这个东西”。我当时文化低,很多话都听不懂,有个人讲了一句:“她肯定是无利不起早”,我都不知道无利不起早是什么,后来过了很久我和我朋友讲的时候,他说:“无利不起早你都不懂的吗”?我说:“不懂”。他说:“没有利,你怎么会早起”?那个时候才点醒我,天啊,原来是这样子,真的好会说话。
这些都弄完以后,开始有很多家长从不支持到支持了,捐书也一样。他们会说:“你怎么每天都去拿快递”?我说:“从全国各地寄过来的(书)”。然后慢慢地就有人进来了解,了解完了之后,“噢原来是这样子,那我们也把我家的书捐给你”。然后他就把他家孩子的那些教科书全部捐过来,我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然后又会开始跟他们聊。
后来慢慢地通过图书室,就来了很多家长,我们那时候开了一年左右,有很多妈妈会来聊天。妈妈来聊天的时候就很有意思了,就有一些妈妈会来讲:“诶我家孩子他怎么回事怎么怎么样”,刚开始可能都是聊孩子,然后我们就通过后孩子这个话题,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她们的家庭。其实有一次我组织过一帮妇女过来聊天,聊的时候她们就开始会讲:“哎呀,现在很多人都在用微信啊,我们不会啊”,当是就觉得:哎,有这样的需求,但她们不认字,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
然后我把这个想法跟那些妈妈讲:想要来学习的,就过来。 

 妇女夜校 

最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要怎么样去教,也没有目标。不过没关系,就先过来吹牛也行。这就真的先过来吹牛了,吹你家孩子,吹她家老公,就各种各样吹。吹完了以后就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点:有很多妈妈就开始发动了很多活动,做瑜伽啊、跳舞啊、跳广场舞啊。后来又有妈妈讲完了之后说她很想要学习,但是又只认识几个字,不懂。后来有一次我刚好看到了一本书,我就发现那本书非常赞,非常亲近母语。我就拿着那本书给妈妈们看,讲完之后她们就说很好,很想学。后来我们就开始在图书室里面(学习)了。

 

绘本学习

一开始可能就十多个妈妈,但是十多个妈妈对我们来讲都非常困难,那个房子太窄,人再来的话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就去了我们的“老人帮”,我们村有老人帮,不是老年协会,就是老人帮,老人帮的权力比我们村委还要大。在老人帮很好玩,他们在上面弹琴,我们在下面读书。但是后来慢慢地,你知道潮汕的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你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说做好他的工作,我们在那边大概有一个多月两个月就被赶走了。他觉得上面都是男的,下面都是女的,不要乱搞。我就觉得你弹你的嘛,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说不行。然后就不让我们在那里弄了。其实他有分歧:有一帮老人很支持,另外一帮老人又不支持。后来我们就觉得不要,这样不好,就换个地方。
然后我们就去找村长,讲要怎么办,然后他说:“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我说:“现在只有学校,要不然我就去村委”。他说:“村委不行”。那就怎么办呢?就去了学校,开始继续跟校长讲,校长一直都很给力:“那就来,不要出事就好”。我们就到了学校。 

妇女夜校

到了学校的时候最开始很夸张,一下子来了50个妇女,都要学习。而且这些妇女很多不是说自己要来,有很多其实是她的老公让她来。有些她老公为什么要她来?我特别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去市场,有一个男的就追着我说:“哎,珠珠来”。我就说:“怎么了”?他说:“我给你200块,你把我老婆拽去读书”。我说:“唉,为什么?你让她来报名就好了”。他就说:“我跟她说没有用,一定要这样子”。然后我去跟他老婆聊,才知道他老婆在家里面跟别人也不聊天什么的,即便我把她拽过去了,她的子女全部都支持她去,她自己就不行。我就还老是跑去找她聊天,我说:“你一定要去啊,而且不单是你”。她说:“不行啊,我老了,我怕被人家笑话”。我说:“你才50多,我们那里有60多的,你不老”。真的,我们那里最高的有60岁的。

 

妇女们正在读书

后来这些妈妈就慢慢地发展了一些人来读书,可是我们又有问题了:读着读着,可能最开始好几十人,来读的时候都特别给力,但是慢慢就不来了。为什么呢?她们说:“哎呀差不多就行了,读着读着都忘记了,我今天晚上要买六合彩了”。我就觉得天哪,你都不知道这种工作要怎么做,就最开始是你们发起的,你们要读的,为什么现在有变成这个样子了?她们就说说:“哎呀差不多就行了,我们现在又有新的爱好了,”我们村开了个瑜伽馆,“我们要去练瑜伽了”。
所以我觉得妇女的工作其实是比任何工作都要难的,而且就像这次(论坛分享),是有妇女要跟我一起来的,然后等到前一天的时候才跟我说她去不了了,我说:“票都订好了,房间什么的都给你弄好了,你现在不来,我怎么办”?她就说没办法,她儿子怎样怎样。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很理解,其实很多妇女跟我说她的无助感,就是她想去做很多事情,但是她真的没有办法。尤其是我现在自己当了妈妈以后,我就觉得可以理解她们的无助感有多么强烈。 

做妇女工作的困难与坚持 

有时候她们晚上会过来(夜校),我们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说三八活动,那时候我们弄花,她说:“天啊,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花”。很多妈妈都是第一次,然后这些妈妈就说自己的无助感有多么强烈,你说她不改变,她不是不改变,她想改变,但是她没有办法。

 

妈妈活动

就像这次,我还好,我嫁的是外省,如果我嫁潮汕,我绝对出不来,真的,我打包票我绝对出不来。我们那里的人是说你生完小孩,至少你的小孩五六岁你才可以出去,一定是这样子的。然后还有可能是说还得当奶妈,还得养了三个小孩,给他们吃奶。

就这个时候跟这些妈妈聊天,才更加的理解。还有就是她们会生好多孩子,有一个(妈妈)生了五个还要再继续生,为什么她也不知道,她就是觉得如果家里没有男的,人家就会看不起她。我说你都已经有一个男的,但她说一个不够还要两个,我说我们都这么年轻了,你们两夫妻都很开放的那种,你为什么还是这样子,她说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个有个什么事情不好商量啊。

所以有时候就是这种东西,你说它有改变,那肯定是有的。但是它还是有一大部分的被局限在那里。你说有改变的在哪里?有改变就是有很多的妇女都出去外面打工了,或者说去外面工作的那一帮人真的就改变很大。

我们有做助学,我有一个学生,她爸爸不让她读书,我赞助她读书,读到大学。她现在在读大学,那时候她爸爸不想让她读,但是他怕,因为他听说深圳那边有人不让小孩读书就被警察抓了,他怕报警抓他,才让他女儿去读书。所以你说这些人他到底改变不改变,他改,但是他没有办法,这个趋势就在那里。

而且现在对我们来讲,我们觉得也很困难,像今年我们夜校暂停了,就这个学期,我们就想说怎么去调整。我现在去了哪些来读书的或者还没来读书的妇女家里,继续跟她们聊,说我们可以怎么做。每次去跟她们讲,她们就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可以这样,但最后她们自己又觉得反正你开我就来。有一个妈妈跟我特别好,她以前跟我说:“如果我不来,你一定要拽我来”,但是现在她跟我说:“我家里好好多事啊,我老公又不听话了,我孩子也不听话了”。以前她跟我说:“我自从去读了书之后,真的好好。我老公变了,我孩子也变了,那个我不认识的字就会来教我怎么读”。但是她现在又变成了她的以前生活。

我们这次来(论坛)学习,我去找那些妈妈,几乎读夜校的妈妈我都找了个遍:“你要不要去学习,这次学习真的特别好”,“我好想去,可是我去不了,等我娶了儿媳妇之后”。就这样子,可你要娶了儿媳妇之后,你要操心孙子了,你哪有时间去,然后再说等我孩子大一点我再去,就是每一个都是这样子的。可她们也没有办法。

 

妇女组织社区电影放映

所以你说推动妇女,推动她们去弄(一些事情),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更多可能就是真的就是在村里面:“噢,你遇到什么事情那没关系,你就来吧,我们聊聊天”。我们能做,其实就只有这么一点点的陪伴而已。你说多大改变,我觉得没有,没有什么改变。那就是能做的事就只是:“你出了问题那我们可以陪你,能用什么东西来解决,来怎么做,我们可以帮忙,没关系,你这个事情你愿意这样做,那你就做”。像昨天一个妈妈说来不了,没关系,那你家里的事情,肯定是家里重要,你把家里照顾好了,你再来照顾别的事情。

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好,谢谢。 

姐妹有话说

“姐妹有话说”是为响应国家“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口号,打破有碍农村妇女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维护农村妇女发展权益,助力农村妇女发展的一项活动。2018年11月10-11日,在乐施会(香港)广东办事处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届农村妇女发展论坛”,“姐妹有话说”作为其中的一项环节,邀请了来自河北、山西、贵州、广东的6位乡村妇女代表,结合自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在村里建立图书馆、开展性别教育、推动村庄发展等方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