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造点

    中国的小学生中,有30%在乡村上学与生活。【1】从2017年的一个(不完整)统计来看,乡村儿童受到性侵害的发案总数或比城市儿童还多。【2】虽然情况令人担忧,但逐渐引起社会各界重视。自2013年开始,乡村小学便从一年级的防欺凌课里加入性保护相关知识,“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等民间公益组织也在乡村进行创新性的性教育实践。【3】

    我们认为,儿童性教育不应只专注在防性侵,而应该将“性”放在更大的生理、心理、生物、社会的背景中,帮助儿童成长为具备性知识(sexual literacy)的人,不仅可以应对生理变化与性暴力风险,还能在身份认同、性别平等、社交心理等多方面获得积极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把性教育分为以上8个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在三岁以下就能够分辨男性和女性。【4】儿童对性的探索是逐步与主动的,不可能完全“无知”。随着乡村儿童获得信息的来源增加,性教育也不再是禁忌。对性的探索是儿童发展的自然过程,因此了解乡村儿童对性已有的认知与观点成为我们实施性教育的起点。

    那么,乡村儿童目前如何看待性相关的话题呢?

    我们发现,对于中国乡村儿童相关研究专注在评估他们对概念的认知程度(比如问“生殖器”是什么?)上,但是从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认知、观点与感受的研究几乎为零。

    对于性他们了解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性知识的启蒙?对哪些生理、心理、社交的话题最为好奇?他们能识别性侵害的风险吗?如何识别?他们认为男性与女性在职业、家庭等选择上存在差异吗?是否认同这些差异?

    我们相信,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内容研发者、公益组织来说,只有当我们可以透过孩子视角去看待“性”,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去鉴别、设计以儿童为本的性教育内容。

    带着以上问题和思考,我们对乡村儿童对性的了解和认知进行了定性研究。2019年6月,我们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农村对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将关键发现和思考与所有像我们一样关注乡村儿童成长的人分享。(具体的抽样与研究方法请见文章末尾)。

 

【研究员在向儿童说明集体游戏规则 】

    *请注意我们这次的研究以小学1-3年级(实岁6-10)儿童为主要对象,有少数学前班和小学高年级的样本作为对比。

    ● 小学前,乡村儿童获得性方面知识主要由好奇心驱动,通过观察与询问家长获得信息。这个阶段,儿童的相关认知受限于家长分享的意愿与能力,这是好奇心与满足感之间有较大差距的阶段。入学后他们开始获得正式性保护教育,所以在青春期之前,老师与同辈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

【我们在韶关村委会展架看到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农村农民版)》】

   

    ● 对待性别差异,儿童有较强的捕捉能力,大部分观点来自于家长和老师在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下的表达。虽然家长和老师在生理相关的问题上可能选择模糊对待,但是在性别观念上,通常会十分具体和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加强儿童对这些观点的记忆。

    ● 网络并不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获得性相关信息的重要来源。一方面他们上网时间受限制,所以一旦获得上网的机会,会更加倾向于花在已经熟悉或朋友推荐的网上空间(如,网络游戏、QQ、快手等),不会为了消磨时间而随意搜索信息。从2-3年级开始,他们便可以识别带有性暗示的内容,但他们并不认为值得花时间去看。

    ● 村庄的物理环境中随处可见与性相关的内容,包括广告、政府标语等。但小学低年级儿童并不关注,直到小学高年级开始才对相关内容一知半解。小学的校门口张贴有预防性侵害的宣传海报与投诉电话。



 

    ● 在小学4年级之前,乡村儿童对生理知识和生命周期的理解是碎片化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与主动询问了解到男女生理差异,和怀孕与新生的关系。但由于家长对性相关话题普遍采取选择性回应,使得儿童需要自己去“填空”或者保持疑问。

    ● 5-6年级是乡村儿童对性器官性行为生命繁衍的关联系统性认知的主要阶段。他们从学校的青春期教育获得科学知识,并从与同伴交流中获得应对身体变化的技巧。这两个信息源的叠加帮助他们对青春期发育建立心理准备。*

*参与调研对象没有4年级以上男童

    ● 从学前班开始,儿童便对结婚、怀孕、抚养孩子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关联性有基本概念。大多数儿童认为怀孕应该发生在结婚以后,并普遍认为结婚与生育将在自己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阶段发生。

 

     ● 在我们为他们提供的三类问题中,儿童最感兴趣的是生理现象背后的原理性问题(如,“为什么”问题),包括:为什么有些人是男孩、有些人是女孩?为什么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一起睡觉?(另外两类为行为选择类,比如男孩可以穿裙子吗?与自我保护类,比如:我被人打了不敢告诉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 男孩和女孩都普遍认为男女之间有性情与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在性格差异上,他们认为男性更坚强、女性更脆 弱;男性更有攻击性,女性更温柔。在学习能力上,男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强,但女性学习成绩更好。

【韶关的村广场上,儿童正在玩体育健身器材】

【韶关的乡村中,孩子结伴在田间水沟处玩耍】

   

    ●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认为男性拥有女性化的特征是禁忌的,男性展示女性化行为也是羞耻的。有趣的是,从他们表达类似观点时,都会主动提到外界对他们观点的塑造。可见他们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十分敏感并往往选择妥协,同时也参与强化这些偏见。

    ● 对于智力导向的工作,乡村儿童(无论男女)普遍不认为成年男性和女性在能力和机会上有差异。比如他们都认为男女都可以从事医生、老师这样的职业。同时,他们也不认为成年的男女之间在家务责任上有差异,包括做饭、织毛衣等。

 

    ● 乡村儿童从1小学年级开始便有“隐私”的概念,并且认为男女之间更加需要保护隐私。

   

    ● 在遇到欺凌、威胁后,儿童求助的方式受限于他们现有的社交支持,包括大人对他们的支持、他们对大人的信任程度、学校的正式制度性的支持、和村里非正式的社交支持。在他们眼中,有效的支持是会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家长或老师,如学校的留言箱(给予学生可信的投诉出口)。他们对正义有很强的渴望,认为有人受到欺负,应该有更强大的人或者机制站出来维护正义,并且惩罚欺凌者、补偿受害者。这是他们对应激后的社会支持抱有信心的重要要素。


【韶关学校的预防性侵举报信箱】

   

    ● 但也有部分儿童在受到威胁或者伤害后,儿童不愿向外界求助。其原因包括:

1、 因为怕被报复而不敢告诉对方家长;

2、 认为“村里的事情”不是老师的影响范围;

3、 认为自己不会被相信、对方不会受到惩罚。

      ● 儿童在了解性行为之前,恋爱的概念便成为同辈之间常常被讨论到的话题,即便他们眼中的恋爱与成年人眼中的谈恋爱不完全相同。从2-3年级开始,讨论对同龄人的钦慕或恋爱话题已经是儿童同辈间的常见行为。但家长普遍低估孩子对性别意识以及恋爱观念的认知程度、好奇程度与信息来源。他们认为恋爱的倾向是青春期才有可能开始有的。

    ● 儿童在从学前班到1年级开始,便可通过父母手机/电脑,建立自己私密的(家长不能触达)的网络空间。从一年级开始,他们便熟悉 QQ,快手、抖音、手游,可以破解父母的密码、甚至偷偷使用父母的微信账号在网上购买东西。家长虽然限制儿童上网的时间,但对于他们在网上的行为与交流对象并不了解。

【小孩轮流玩ipad上的游戏】

    ● 男童也面临性侵害风险,然而他们的支持体系可能相对更弱。男童面临的性侵害通常与其他暴力行为相结合,这使得他们不一定能分辨性侵害的发生。同时,从我们与儿童的对话中反映出,当受到暴力威胁,男童更有可能选择不去向大人报告或者求助,而只是在同龄人中小范围分享信息。这有可能与他们希望维护“男人不能哭”等男性化形象有关,也可能与家长不认为男童是性侵害对象而没有与他们打开交流空间有关。

 

【男孩在玩“打卡”游戏,玩这类游戏的女孩相对较少】

 

    儿童成长过程中对性的理解与探索是一个主动和持续的过程,而家长和老师所采用的教育通常是阶段性和滞后的。目前乡村儿童获得的正式性教育内容主要为低年级阶段的自我保护,与高年级阶段的青春期教育。我们认为对于小学中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性教育不应该只专注于性保护,而是可以作为贯穿生命教育、科学、社会关系的一个学习主题,用优质的内容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或者纠正他们错误的假设,不仅帮助他们做好青春期前的准备,还能在将来对身体权利、性别认同、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正面影响。

    具体来说,针对小学1-3年级学生的性教育,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创新的机会点。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开始主动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寻找因果关系,这使他们对生理现象背后的原理性问题(“为什么”类的问题)十分好奇。而目前的教育更多是以陈述式封闭式的方式向他们灌输(比如“这是什么”和“你不能…”)。我们建议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专注于帮助他们挖掘已知现象背后的原理上。

    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儿童并不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智力类工作与家务责任中有能力或机会的差异。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家长对儿女的发展期待表现出性别差异。我们认为可以与儿童开展探讨性别差异为主题的批判性思维活动,帮助他们从历史和社会文化角度去看待外界对性别差异的观点。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乡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形象还存在很牢固的刻板印象(比如男性不该留长发)。而他们将来需要面对的社会(或者个人身份)可能要求他们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个人形象、单亲家庭、性少数等。我们认为可以尝试相关教学内容,或将这类内容融入更加广泛的包容性教育中。

 

【台湾“扮家家”桌游】

    在学校实施性教育后,家长更加倾向于退到被动的位置。我们发现,当家长做出行动,与子女一起分享学校所提供的性教育内容时(比如一起看宣传视频),子女便相信家庭内部也是一个可讨论“性”的安全环境。我们认为即便家长动力有限,激发他们做内容的传递者也是为儿童建立支持网络的有效方式。

    我们发现儿童对于“如果发现性侵害怎么办”的问题的反应有很大差异。一部分会即刻反应为告知老师、父母或用投诉箱,而另一部分儿童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或者优先考虑告诉他们的同辈。其中最脆弱的可能为社会关系有限的儿童。我们建议建立机制帮助每个儿童去“规划”自己的“求助预案”,在遇到风险与危害时,立刻知道找谁求助。

    以上我们总结出的机会点并没有穷尽我们能够为乡村儿童做的事情。大家如果在洞察中还发现哪些机会点,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去探索。或者希望与我们进一步探讨,请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我们的研究方法

    这次的田野调查,我们分别走访了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与山西省汾阳市三泉镇的两个自然村。参与的儿童共48名,其中:从年龄段来看,3名儿童为4岁-5岁之间,36名儿童为6岁-10岁之间,10名儿童为10岁-13岁之间;从性别来看,25名为男孩,23名为女孩。我们与其中12名儿童进行了浸入式观察,对10个家庭进行了家访。

【走访路线】

    我们调研的目标是为我们正在研发的乡村儿童性教育工具识别干预的场景与适合的内容。四个子目标为:1. 了解儿童对性与性别的认知;2. 了解他们对自己身体、性别的好奇之处;3. 了解他们生活空间与玩耍方式;4. 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希望尽可能同理儿童的视角,并采用了质性的人类学研究的方法:1. 通过一起游戏来探讨性话题(连线、排序、卡片分类等);2. 儿童带领我们为村庄绘制玩耍地图结合半结构式访谈;3. 家访以及针对家长的深度访谈;4. 观摩儿童的自主玩耍;5. 探索村庄环境。

顺序排列:【家访现场】、【活动产出全家福】、【走村现场】、【集体活动现场】

    不同于学术或公共机构,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去了解事实并给出方向性建议,而是去识别我们在现有限制中可操作的干预机会。这次调研产出很多有价值的机会点,我们却不能以一己之力全部回应,所以希望与各界朋友分享,来一起推进乡村儿童性教育这个议题。如果有哪些朋友希望对内容有进一步探讨,请随时联系。

 

参考资料

【1】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58290.html

【2】https://gbtimes.com/rural-children-suffer-more-sexual-assault-cases-china

【3】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content/6343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der_identity

【5】http://www.jyb.cn/zgjsb/201712/t20171228_915238.html

 

    这次田野调查由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与造点共益设计咨询联合发起,报告由造点撰写。我们由衷的感谢支持我们田野调查活动的始兴县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汾阳市三泉农家女书社协会、绿芽姐妹们以及敞开家门和心怀与我们分享的儿童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