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茂秀,福建客家人。

她是外来媳妇,家有两个儿子,嫁入揭阳览表村已经12年了。在(览表)图书室工作之前,她是个全职妈妈,有空就在家做做手工赚点零花钱,等孩子大些才去附近工厂做事。也是那时她发觉把以前的“自己”给弄丢了:忧郁、负能量、自卑、内心缺乏安全感,整个人都不再是“自己”。

2018年的一次机缘巧合,她幸运地加入览表图书室。来图书室时,她的初心就是学习、不断学习,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让自己更加自信,而拥有自信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蓝茂秀

 加入图书室,结束了十年的“哑巴生活” 

大家好,我是览表图书室的蓝茂秀,你们可以叫我阿秀,很高兴这次能给大家做分享。

没在览表图书室工作之前,我是一个家庭主妇。

我是福建客家人,我们本地很多人都不太会说普通话,没有嫁入览表的时候,我也不会说潮汕话。可能是因为语言障碍,慢慢的我就不怎么爱说话了。夸张点说,哑巴生活一过就是10年。不过很幸运,2018年我加入了览表图书室,成为了工作人员,这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成为图书室工作人员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我先大概介绍一下我们的览表图书室。

览表图书室是珠珠(吴利珠)在2014年创办的,那时候因为她奶奶身体不是很好,于是她决定回家乡照顾奶奶。回来之后发现本村的小孩怎么还跟10多年前的小孩一样,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那时她就想能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在村里面做一点什么,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览表图书室。

览表图书室创办的初心就是减少未成年人外出打工。现在我们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总共有6个,其中一个是兼职。我们团队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我们都是一群很努力、积极向上、用心做事的人。

图书室的同事都是很努力、积极向上、用心做事的人

 妇女夜校和妈妈们自己创作的绘本 

记得我刚来览表图书室的时候,第一天珠珠就让我跟同事玉姐一起打理夜校的工作。夜校是一个服务妈妈的平台。因为潮汕地区特别的重男轻女,以前女孩没有什么机会上学,夜校可以弥补妈妈们儿时的遗憾,带领妈妈们学习普通话和写字。

在夜校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们分享自己的改变:她们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对,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她们会写名字后可以帮孩子的考卷签名,现在有些妈妈连孩子的名字也能写了,而且现在看电视剧的话,也能看懂很多。每次我们听到妈妈们分享这些话,心里都为她们感到高兴。

在夜校弥补儿时的遗憾

之前夜校都是请老师上课,我们需要给老师费用。我们给(妈妈们)有试过免费上课、也有试过自费上课,大部分费用的填补都是靠外界的,还有一些村民一些捐款。后来经过慢慢的调整,不是因为老师上得不好,而是为了减轻经济费用的一些压力,去年开始我们工作人员就自己上课了。

工作人员自己上课

现在的课程也比较多元化,我们根据妈妈的需求添加了音乐、手工、绘画等课程,还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妈妈学习,这样学起来就不会那么枯燥,而是很放松的一种状态。课后我们会邀请妈妈在群里面朗读课后知识,也是鼓励她们坚持学习。

记得第一次画画课我们是用笔和丙烯在布袋上画,那时候妈妈们特别可爱,因为她们是第一次画画,嘴里总是说我不会画、画不好,然后一边画一边笑。虽然嘴巴说画不好,但是整个过程她们还是特别享受的,都是很用心很认真的去画。最后她们呈现出来的作品都特别棒,很好看。

妈妈们第一次画画

去年我们的同事小龙上了一系列关于情绪管理的课程,他把妈妈写的文字剪下来,再贴好整理打印成了一本绘本,这是属于夜校妈妈的第一本绘本。绘本拿给妈妈们看的时候,她们特别激动的说:“你看这是我写的字,这好像也是我的字”,当然她们更多的是感动,当这本书送给她们的时候,她们的眼眶都有点湿润了。因为她们没有想到自己的文字能出一本书,觉得自己的价值被看到了。

属于夜校妈妈的第一本绘本

 “我家的故事”和“我的爸爸是厨神” 

去年我们做了一系列关于翻转农村性别潜规则的活动。为什么开展这个活动?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潮汕地区特别的重男轻女,关于性别平等这一块也是我比较想学习的。后来我报名参加了乐施会一年三期关于性别平等知识的培训,培训完之后回到村里,我们就开展了这一次的系列活动。

活动主要分三部分:我家的故事一、我家的故事二和我的爸爸是厨神。开始我们招募了17位10-12岁的孩子参加活动,通过绘本结合绘画作业——家里的故事,让他们去观察家庭成员都在做什么,然后用绘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再展开讨论或思考。

“我家的故事二”是通过游戏、绘本还有辩论赛的形式,比如讨论“男生该不该参与家务”,展开活动。

通过绘本的形式开展活动

这些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邀请家长参加妈妈吐槽会,就可以跟妈妈们聊关于性别知识的一些话题,最后顺着邀请她们的老公来参加“我的爸爸是厨神”,这个活动讨论当天就有6组家庭报名。

这个活动是这样的:我们让妈妈去买食材,爸爸负责炒两到三个菜,孩子负责拍视频记录。活动当天下午1点,我们让他们把炒好的菜带到我们户外的大榕树下,那里已经把几张桌子拼在了一起,就像美食节一样。我们还邀请了村民来当评委试吃。

当天的氛围很热闹,一下子的功夫盘子就光盘了。孩子们还极力的推荐自家的爸爸给大家吃。作为工作人员看到那种场景很有满足感,特别幸福。

“我的爸爸是厨神”

活动现场也有一些老人,会有老人问:“谁家煮的菜这么丰富,都是谁做的”?有的妈妈会回应他们说是谁的老公做的。当时有个阿婆说:“(男人)做什么菜”,会有这种不屑的反应和歧视的眼神,妈妈们就会回应她:“男人怎么就不能做菜了,男人做菜也好吃”,接着就会邀请阿婆来品尝这些菜。

活动后我们跟妈妈进行了交流并询问她们的感受,她们表示没想到自己老公这么会做菜,而且做得这么好吃,原来不是不会做,是没有给机会给他们做。我们也通过这场活动也看到妈妈们的需求——希望老公回到家后有时间可以多陪陪孩子。

活动过了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场访谈,有的妈妈表示以前她老公觉得买菜很没面子,但这次参加了活动之后,他就觉得没什么了,觉得买菜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村民们也意识了意识到家务事不分男女,爸爸应该去做个榜样,影响男孩一起参与家务,男性做家务是特别棒也是一件很帅气的事情。也是通过这系列的活动,让村民意识到家务和家人一起做,家庭会更加和谐美好。

 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目前我们总共开了两间图书室和一间绘本馆,去年大概做了413场活动,包含了户外活动、主题活动,比如六一、38儿童节还有等等,还有冬令营、夏令营、绘本进课堂等。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当然我们也有内部自发的一些学习,比如线上线下的读书会。夜校一个学期开了26节课,服务了有15位妈妈。总的下来,图书室一年受益的人数达到了91,000多人。

接下来我们团队还会继续做之前做的一系列工作,也会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会带着思考去探索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姐妹有话说

“姐妹有话说”是为响应国家“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口号,打破有碍农村妇女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维护农村妇女发展权益,助力农村妇女发展的一项活动。

2018年11月10-11日,在乐施会(香港)广东办事处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届农村妇女发展论坛”,“姐妹有话说”作为其中的一项环节,邀请了来自河北、山西、贵州、广东的6位乡村妇女代表,结合自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在村里建立图书馆、开展性别教育、推动村庄发展等方面的故事。

2019年3月9日,在绿芽基金会六周年年会上,再次邀请了2位乡村妇女骨干在“姐妹有话说”环节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故事。